Wednesday, January 29, 2014

從教義和歷史看五旬節派和靈恩派的異同 ◎文/葉先秦


這是從神召會的立場看五旬節派和靈恩派,頗值得一讀。不過這兩者之間,距離還是太近,我相信一般人並不太加以區別,從
五旬節派到靈恩派,其實很容易跨越的,大部分五旬節派的信徒其實是把靈恩派當作進一步的發展。我個人對靈恩派,其實是抱著保持距離,以策安全的態度。

原刊登於神召神學院院訊159期

從教義和歷史看五旬節派和靈恩派的異同
葉先秦

引言:華人教會時常將今日一些追求靈恩的團體或教會混為一談,統稱其為靈恩派。靈恩派可以是個統稱,但就教會歷史傳統和神學教義的角度來看,兩者存在些根本的差異。特別是五旬節派教會通常不願被稱為靈恩派,因為靈恩派常被批判為反智、強解聖經、過分強調超自然恩賜。某個層面看來,這就如同福音派不喜歡被稱為基要派,並試圖與其作出區別一樣。筆者在此並非要刻意分門別類,只是鑒於今日台灣教會不少的信徒將教會粗淺地二分為福音派和靈恩派,將有靈恩色彩的教派都歸類為靈恩派,將不講靈恩或反靈恩的教派歸類為福音派。這種區分法對一些具歷史傳統的宗派是一種辱沒,例如:有些人稱長老教會是福音派,因為該宗不講靈恩。這在台灣教會是種普遍存在的錯誤認知。再者,台灣教會近年來對靈恩趨之若鶩,卻對在中南美洲造成極大影響、並已成為第七宗的五旬宗(或稱五旬節派)所知甚少,並且常將五旬節派與靈恩派混為一談,使得五旬節派有時要背負一些靈恩派弊病的莫須有罪名[1]。以下筆者將就其歷史淵源和教義作一概略研討,以區分這兩個相似的教派、運動的相異之處。


一.何謂五旬節派

1.1五旬節派的歷史緣由


五旬節運動何時開始?創始人為何人?各方說法莫衷一是。但一般學者認為是開始於十九世紀末,在堪薩斯州多比加(Topeka) 由查理巴翰(Charles Parham) 主導。他從十五歲就開始主領聚會,曾與歐溫(Benjamin Hardin Irwin)[2]聚會過幾次,巴翰的神學可能受其影響匪淺。後來他創辦了伯特利聖經學校,在此教導他的神學觀念。1900年十二月底,巴翰外出主領聚會,臨行交代學生一份作業,即從使徒行傳中找出聖靈洗的憑據為何,而後學生歸納出下列答案:「說方言是受聖靈洗的憑據」。1901年元旦,該校一名女學生歐茲曼(Agnes Ozman,她曾是歐溫的火洗聖潔會成員)在聚會中經巴翰按手說出方言(據說是中文),緊接其他學生也陸續得到此經驗,並引起了著名的多比加大復興。而後他在休士頓的學生威廉西摩(William Seymour)在領受巴翰的靈洗信息後,便回到洛杉磯傳播其教導。1906年他在亞蘇薩街312號租房子開始聚會,聚會中追求聖靈充滿,並有各種聖靈恩賜及現象彰顯。消息傳遍了洛城,也吸引世界各地的信徒前來參加聚會,洛杉磯時報甚至派人專訪。此即著名的亞蘇薩街復興運動,之後這些拜訪者將在此領受的五旬節信息傳至各地,此運動始於各國蔓延。

五旬節運動並非一偶發性的運動,而是根植於某些神學傳統,經過歷史進展水到渠成的結果。赫倫華特(Walter J. Hollenweger)所著《After Twenty Year’s Research on Pentecostalism》、周學信的《靈恩神學與歷史探討》及張慕暟的《近代靈恩運動》對此議題都提出幾個相似的看法,茲綜合如下:

1.英國循道主義

約翰衛斯理強調的「完全成聖」、「第二次祝福」及亞米念主義的救贖論深深影響五旬節派聖靈洗的教義。約翰衛斯理認為重生後需要經歷第二次恩典的工作,則上帝在信徒身上的作為才算完全,此經驗是立即的,故他曾在聚會中宣告某人已完全成聖。衛斯理本身未曾說方言,但他非常肯定且尋求這種恩賜。


2.美國聖潔運動


五旬節運動受美國聖潔運動影響極深,特別是1898年創立,總會設於奧克拉荷馬州的五旬節聖潔會(Pentecostal Holiness Church)[3],他們的第一代成員多是具有美國衛理宗背景。十九世紀在聖潔運動橫掃美國南方之際,北方教會對此運動出現嶄新的看法,1866年吳得(J. A. Wood)提及「成聖教義將逐漸式微,甚至我也反對全然成聖的教義和可識別的經驗」,自此衛斯理全然成聖的教義在美國循道主義的圈子開始受到質疑,追求聖潔的教義逐漸取代了傳統衛理宗全然成聖的教義。後來五旬節運動中的幾位重要人物查理巴翰、歐茲曼、威廉西摩(聖徒之光黑人聖潔會)也都是聖潔會背景。


3.英國凱錫克(Keswick,又譯開西域)運動


凱錫克是英國湖區的一個小鎮,1875年開始在此舉行名為「更豐盛基督徒生活」的退修會。這個聚會受到聖潔運動和循道主義的影響,強調聖靈充滿和滿有聖靈的基督徒生活。有些前述美國聖潔運動中經歷所謂第三次祝福(聖靈與火的洗)的信徒在參加開西域聚會後重新整理自己的神學觀念,他們把第二次的祝福「全然成聖」等同視為「聖靈充滿」。凱錫克的神學理念表明:重生得救是不完全的,重生後需要更深的屬靈經歷,這種神學觀念對五旬節派聖靈洗的教義有深刻影響。


4.神醫運動


眾所皆知,在五旬派的教義中,神醫是被強調的重點之一。十九世紀末葉開始有人倡導醫治事奉,他們認為基督的救贖能夠帶來身體靈魂的全人醫治。影響五旬節派醫治觀最明顯的,有四位﹕1)高登(A.J.Gordon)﹔2)宣信(A.B.Simpson)﹔3)竇依(J.A.Dowie)﹕4)伍瑪麗(Maria Wood-worth)。他們都認為,耶穌救贖的恩典裡包括身體的醫治。高登是浸信會的牧師,他教導醫治,但不主張以醫病為號召舉行聚會,這與後來五旬節派和靈恩派的做法大相逕庭。宣信則是宣道會的創始者,由於心臟病得到奇蹟式的治癒,遂開始傳講醫治的教義。竇依原是公理宗的牧師,後來因建立著名的錫安城而名噪一時,此人和後來傳入台灣的五旬節教會錫安堂有間接關係[4]。而伍瑪麗是貴格會的會友,以一介女流四處主領醫治佈道會,其聚會中常見聖靈擊倒的現象。


5.時代主義的前千禧年觀


這與五旬節派熱中傳福音有極大關聯。受到摩拉維亞弟兄會和司可福聖經注釋的影響以及基要主義的背景,五旬宗的末世觀多持時代主義的前千禧年觀,然而兩者仍存在一些歧異處[5]。時代主義在被提的教義上,多認為是災前被提,五旬宗對此則是意見分歧。此外時代主義嚴格劃分教會和以色列,並鼓吹錫安主義,這是五旬節派所不贊同的。


6.恢復主義


五旬節派極力鼓吹教會要回到使徒時代,今日的靈恩派或第三波仍然繼續宣示這個教義。他們認為五旬節恩雨大降只是預嚐,而近代五旬節運動就是要恢復過去使徒時代的聖靈恩賜及能力,而且更進一步渴望末日的大豐收和復興。使「這殿末後的榮耀大過先前的榮耀」。


1.2五旬節派的類型

五旬節教會可以分為兩個系統

1.古典五旬節派(Classical Pentecostals)


以使徒信心會(The Apostle Faith Mission)、神召會(Assembly of God)、四方福音教會(Foursquare Gospel Church)、五旬節聖潔會(Pentecostal Holiness Church)、英國的五旬節以琳四方福音會(Pentecostal Elim Foursquare Gospel Alliance)、基督神的教會(Church of God in Christ)為代表。


2.獨一神論五旬節派(The Oneness Pentecostals)

1911以後在神召會及其他五旬節運動的團體中,出現了一批持獨一神論(The Oneness)的人,他們堅持應該奉耶穌的名受洗,並反對三位一體的教義[6],這些持獨一神論的人於1916年成立聯合五旬節教會(United Pentecostal Church),五旬節世界聖召會(Pentecostal Assemblies of the World)、真耶穌教會(True Jesus Church)、耶穌基督信心使徒教會(Apostolic Church of the Faith in Jesus Christ)亦是屬於獨一神論的五旬節派。該派較少與其他教會往來,基要主義的色彩仍重,在末世論方面仍傾向時代論,救恩論方面有律法主義傾向。此外他們將聖靈洗等同於聖靈內住,由此認為說方言是得救和被提的條件之一,一般的五旬節教會不致如此偏激[7]。


1.3五旬節派的教義重點

五旬節派的教義重點與宣信所提出的四重福音[8]類似。五旬宗強調耶穌的四個身分,而這也是他們所謂全備福音的重點。

1.耶穌是救世主(Jesus Christ is the Saviour)

五旬節派十分強調耶穌十字架的救恩,也像一般福音派強調重生,他們並未因為追求靈恩而不重視救恩。


2.耶穌是賜靈浸者(Jesus Christ is the baptizer with the Holy Ghost)

這是五旬宗教義的最大特色。聖靈的洗即第一次被聖靈充滿,憑據是說方言[9],惟此經歷與林前12章方言恩賜不同。


3耶穌是醫治者(Jesus Christ is the healer)


五旬節派強調耶穌的救贖會帶來全人的醫治,而且耶穌樂意醫治人。因此他們早期常舉辦神醫特會,早期的神醫特會充滿敬虔感人的氣氛,服事者有時是跪著為病人禱告,不若今日的醫治特會裡作秀的感覺。


4.耶穌是再來王(Jesus Christ is the soon coming king)


五旬節派亦強調基督再臨,這和前述時代主義的前千禧年觀有關,因此他們很強調傳福音。


二. 靈恩派與後靈恩派

靈恩派一般指60年代左右開始接受靈恩觀念的一些非五旬節的教會。其代表人物是聖公會的牧師巴納德(Dennis Bennett)和信義宗的牧師克里斯坦森(Larry Christenson)。靈恩派的教義在初期大致上與五旬節派並無二致,大衛瑋克森(David Wilkerson)、大衛杜普雷西(David du Plessis)、當納季(Donald Gee)等人也投入此波靈恩運動,由於本文重點在強調五旬節派的特色,在此對於靈恩運動的發展史就不再贅述。在此筆者要提出一個名稱:後靈恩派[10],這個稱呼意指所謂靈恩第三波、第四波或一些今日的獨立靈恩教會。這些教會有些不贊同五旬節派或第二波靈恩運動的聖靈洗教義,也不認為自己是靈恩派,但他們所教導和操練的有時卻是比五旬節派更具爭議性、更加不合聖經,筆者在文中批判的靈恩派即是指此種教會。台灣具靈恩色彩的教會中,不少屬於這種後靈恩派。


後靈恩派有幾個特徵:1.過分強調屬靈爭戰:屬靈爭戰本是基督徒該面對的重要課題,但這些人對屬靈爭戰的觀念似乎已走火入魔。他們過分渲染穿某些衣服或鞋子、家中放某些擺飾、聽流行音樂會導致鬼附[11]。例如筆者曾聽過此種教導:穿Unicorn的衣服會被邪靈附身,因為那獨角馬的標誌是屬鬼魔的;穿貂皮大衣會被鬼附,因為上面有死亡之靈(那麼穿獸皮的先知以利亞和施洗約翰是否也是鬼附的?);傳道人名字有「龍」的應該改掉(有若干使徒時代信徒的名字都和異教神祇有關,怎未見其改名?);練武術會導致暴力的靈上身。2.注重靈恩現象:他們有時追求並高舉聖靈同在時出現的身體反應,如電流、熱流、大笑、大哭、滾地、聖靈擊倒,而非像五旬節派追求聖靈充滿。他們不認同五旬宗聖靈充滿的初步憑據是說方言這項教義,卻認為那些大笑、滾地、抽搐、倒地的人是被聖靈充滿,若仔細查考聖經會發現,聖經上從未說過這些現象的出現是代表一個人被聖靈充滿,而是神同在時的彰顯。顯然他們的看法更加不合聖經。3.假冒的靈恩:由於這些人很強調靈恩現象而非恩賜,人工的靈恩現象和恩賜便一發不可收拾,其中最嚴重的是方言和「聖靈擊倒」。筆者見識過有牧者教信徒學他的方言,還教導信徒一些奇怪論調:「悟性禱告可以用教的,那麼方言禱告為何不能教呢?」、「反正你只要講出聽不懂的禱告詞就是方言了,因為在靈裡禱告是悟性不用明白的」。之所以會導致這種問題是因為五旬宗和後靈恩派對方言的觀念有些相異之處。五旬宗追求的是聖靈的洗,他們認為受聖靈洗後自然就能用方言禱告,而說方言是受聖靈洗的記號,方言也是賜下的一個禮物,然而此種方言和哥林多前書十二章的方言恩賜是不同的;後靈恩派並不認同聖靈洗的教義,他們認為方言是一種恩賜,是一種禱告的言語和方式,因此他們會去追求方言甚至操練方言。換句話說五旬宗追求的是聖靈的洗,方言是伴隨而來的恩賜;而後靈恩派追求的是方言本身。對五旬宗而言說方言是一件嚴肅的事,因為它是聖靈洗的憑據,絕對不能靠學習而得的,說人工方言是得罪神又欺騙自己的事。因此傳統的五旬節派會開等候聚會花時間來祈求聖靈充滿,後靈恩派這種自發性發出聲音學方言的做法是完全沒有聖經根據的。至於聖靈擊倒,也成為台灣教會的一個亂象,有不少牧者把人推倒,也有不少信徒自發性倒下。這些都不是五旬節運動的原初精神。


三.五旬節派和靈恩派的差異


五旬節派所強調的是聖靈充滿和事奉的能力,今日的後靈恩派與五旬宗的原初精神已相去甚遠,特別是台灣的後靈恩派教會並未學習到五旬節/靈恩運動的精髓,僅學習國外五旬節/靈恩派增長的一些表面功夫,從韓國家庭小組、細胞小組、直奔標竿到G12和疾風烈火;從趙鏞基、鄺健雄到今日的康希、艾克曼,台灣的後靈恩派一直一窩蜂在趕流行,這和台灣前陣子流行電子雞、葡式蛋塔、Hello kitty、番茄汁的現象頗為一致。在此筆者指出一些兩者的相異之處。五旬節派強調的是聖靈充滿,用聖靈充滿的能力傳福音、醫病趕鬼;而今日的一些靈恩派強調的卻是某某「恩膏」,並強調經歷恩膏時的熱流或電流等靈恩現象,今日常見信徒參加追求某某「恩膏」的特會,盼望得到講員分賜的恩膏,不少信徒在此種聚會中倒地或大笑,然而這些出現肢體反應的信徒真的都得到講員分賜的恩膏嗎?若是屬實,則台灣教會的復興則不遠矣。他們追求所謂某某「恩膏」,卻罕見他們像早期聖潔運動、凱錫克聚會、五旬節運動的信徒那樣單純追求聖靈充滿。其次,五旬節派和第二波靈恩派都高舉耶穌,後靈恩派卻有些過分高舉聖靈[12]。五旬節派在追求聖靈充滿時常禱告:「主耶穌,求你用聖靈為我施洗」,在祈求醫治時也多是祈求耶穌醫治,因為五旬節派強調耶穌是用靈浸者和醫治者。這是高舉耶穌的主權,強調聖靈是要榮耀基督;而現在的後靈恩派則是動輒提到聖靈,在求聖靈充滿時常是:「主聖靈,求你充滿我」,求醫治時也是祈求聖靈醫治,這似乎有點過分高舉聖靈,且聖靈的工作好像變成專門行使神蹟奇事,這樣會忽略了聖靈其他面向的工作。此外,今日的五旬節派已開始注重神學研究,特別是對聖靈教義的研究。孟保羅(Paul Menzies)、孟威廉(William Menzies)、費高登(Gordon Fee,另譯戈登費依)等人都是神召會背景的學者,他們的著作也被一般福音主義的圈子接受。靈恩派在此反而落後五旬節派甚多,他們並非全然不重視神學研究,但在聖靈工作及聖靈論方面卻極少下工夫做學術研究,多半是強調經歷[13]。今日五旬節派日漸注重扎實的釋經及神學研究,在神學院同時注重經歷聖靈能力、解經和學術研究能力,而後靈恩派的神學教育卻是背道而馳,他們也強調聖經,卻貶低神學研究的價值,甚至以DVD或一年半載的短期課程來訓練傳道人,在短期內培養其講道和權能事奉的能力,不可否認這種強調實務的方法有其值得學習之處,然而這有導致反智之虞。再者靈性的培養、扎實的基本解經能力、對教會歷史的認識乃至權能事奉,豈是一年半載能培養出來的?


結論


五旬節派有其歷史淵源、教義特色,也有共同的組織(北美五旬節/靈恩教會團契、世界五旬節團契。每年固定舉辦聯合性的會議)和信仰告白,已有學者稱其為五旬節派,在北美五旬節派和靈恩派也經常是被分開探討的,再者今日一些流行於靈恩派的教導和做法,也是五旬節派不強調甚至是反對的,因此華人教會不應該將兩者混為一談,如此勢必抹滅五旬節派的獨特性,就如同將改革宗與路德宗兩個相似的運動和宗派混為一談一樣。筆者在此亦非否定聖靈第三波及今日一些新興的聖靈復興運動浪潮,今日五旬節派日漸保守,亦有過度體制化、禮儀化的危機,失去二十世紀初五旬節運動的活力,在某些層面也該向靈恩派及靈恩第三波學習,彼此截長補短,方能真正勾勒出此運動未來的走向,在福音主義的圈子中成為最具影響力的社團。


[1]例如目前教會界出現的「聖靈擊倒」、「喜笑的靈」、「靈嘔」、「天降金粉」、「人工方言」等靈恩亂象,事實上在五旬節派教會裡極少出現,也不是五旬宗神學教義所強調的。五旬宗學者甚至使用胡塞爾《現象學》裡的方法:「放入括號」、「存而不論」來檢視這些靈恩現象。參見莊飛 <從五旬節信仰看『靈恩現象』>。


[2] 歐溫是火洗聖潔會的創始者,他教導說第二次祝福(成聖)後,隨之而來會有第三次祝福,他稱為「聖靈與火的洗」,雖然他未教導說方言是接受聖靈洗的憑據,但這種現象在領受「火洗」的人身上卻相當普遍。接著他更進一步稱這種經驗為「氧化洗」、「強力炸藥洗」。1911年火洗聖潔會被併入五旬節聖潔會。


[3] 參看該會網址 http://www.iphc.org/


[4] 參見錫安堂出版的《榮耀的光輝》及以琳代理的《神的將領》。書內對竇依其人及錫安城多有描述。錫安堂的醫治觀受竇依影響匪淺,該會所出版的雙月刊《恩光》,時常可見竇依對醫治的教導。


[5] 參見莊飛〈從千禧年主義看五旬節派神學對基督再來的態度〉。五旬節教會近年來在聖經詮釋上多向福音派學習,不若以往受基要主義和時代論影響深切,在末世論方面也逐漸跳脫出時代論的影響。


[6] 參見Smith, Harold B. Pentecostals from the inside out,Synan, Vinson〈An Equal Opportunity Movement〉:P.45~46對這段歷史的描述。在張慕暟《近代靈恩運動》:P.20中把他們稱為神體一位論(Unitarian),但Unitarian是獨尊聖父而否定耶穌神格的,而獨一神論五旬節派卻是高舉耶穌,認為父、子、聖靈只是這位獨一神的稱號。參見楊牧谷主編《當代神學辭典》這種神學觀是近似形態論或撒伯流主義。真耶穌教會也是持此種神觀,參見許宏度主編《聖靈古今論》中,蔡麗貞<真耶穌教會的聖靈論>:P.301~315。


[7]筆者在大學時代認識了一名在楠梓聯合五旬節教會聚會的朋友,筆者常與其談論信仰問題,發現他的觀念十分偏激,他反對奉父子聖靈的名受洗(他自己本身也重新奉耶穌的名受洗,拒絕承認以往在浸信會所受的洗),在還沒受聖靈洗以前,天天擔心自己是否不能被提,這種追求聖靈洗的心態非常偏差。他認為未受靈洗或是那些不講靈恩的信徒都是沒有聖靈的,長老教會等傳統宗派也是沒有聖靈的,且只有聯合五旬節教會才是啟示錄七教會中的非拉鐵非教會。更離譜的是去年三月間他打電話通知筆者主耶穌在一個月之內就要再臨。筆者也參加過他們追求聖靈的聚會,他們非常激烈地追求聖靈充滿,在讚美敬拜中不時尖叫或做出誇張的身體反應。相較之下,以往參加的靈恩聚會顯得安靜且有秩序。他們的教義與真耶穌教會大致相同,但弔詭的是,他們也認為真耶穌教會是異端。


[8] 即耶穌是:救主、成聖者、醫治者、再臨的王。台灣聖教會強調的重生、成聖、神醫、再臨與宣信博士的教導類似。20年代成立的四方教會便是以五旬節派全備福音的四個重點為其教義。


[9] 方言是否為受聖靈洗初步的憑據,這在五旬節派裡一直以來都有廣泛的討論。以神召會為例,從1914年成立以來,該派中就有人質疑這個教義。1918年第六屆美國神召會總會大會時,F.F.Bosworth再度提出對此教義的質疑(他認為說方言是被聖靈充滿的憑據之一,而非初步憑據),差點引起神召會分裂,後來他加入宣道會,但仍與神召會保持友好關係。近年來神召會的學者也一直在研究這個議題,參見孟保羅(Menzies, Paul)〈說方言的憑據:神學的方法論〉。四方教會是五旬節派中比較不強調方言是聖靈洗初步證據的,筆者在與台灣四方教會宣教士Steve Lavooi交談時他提到四方教會認為說方言是主要證據(major evidence)而非初步證據。一般五旬節派的信仰告白都會提到說方言是受聖靈洗的證據,而四方教會似乎比較迴避。參見該會信仰告白中聖靈洗的條文” We believe that the Baptism with the Holy Spirit is to endue the believer with power; and that His incoming is after the same manner as in Bible days (Acts 2:4).”前道上教會(凡耐市第一四方教會)牧師傑克海福德的著作《方言之美》也表達他不把說方言當做受聖靈洗必要的證據。關於此教義北美五旬節/靈恩教會團契(PCCNA)、世界五旬節團契(PWC)的信仰告白分別如此敘述:” We believe that the full gospel includes holiness of heart and life, healing for the body, and baptism in the Holy Spirit with the initial evidence of speaking in tongues as the Spirit gives utterance.”;” We Believe in the baptism of the Holy Spirit with the evidence of speaking in other tongues as the spirit gives the utterance according to Acts 2:4, and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spiritual gifts and ministries.”


[10] 此稱呼是神召神學院院長莊飛所提出,參見莊飛 <從五旬節信仰看『靈恩現象』>。


[11] 筆者承認有此可能,也認同醫治釋放的事工。但這些個別案例不能成為一個普遍性、系統性的教導。


[12]筆者在此不願涉入是否該敬拜聖靈的神學爭辯,也沒有次位論(subordinationism)的意思,僅試圖比較兩者差異。


[13] 他們在系統神學的其他部分都有扎實的研究,唯獨聖靈論部分,他們會強調聖靈是要經歴的,無法用研究的。因此他們對聖靈充滿的定義猶如天馬行空,往往將聖靈同在時出現的一些靈恩現象稱為聖靈充滿,在遭遇理性辯論時,往往無法提出神學論證,而以訴諸經歷為遁詞。


轉載自 http://www.facebook.com/topic.php?uid=28598111341&topic=11603


No comments: